vidu – 中国纯自研的AI视频生成模型

Vidu:中国自主研发的AI视频生成大模型

模型定位与技术架构 Vidu是由生数科技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AI视频生成大模型,是中国首个在长时长、高一致性与动态性上对标国际顶尖水平(如OpenAI的Sora)的模型。其核心技术基于原创的U-ViT架构,融合了Diffusion模型与Transformer的优势,支持直接端到端生成最长16秒、分辨率达1080P的高清视频。U-ViT架构早于Sora的DiT架构,通过时空压缩与长时程依赖建模,显著提升了视频的连贯性与物理规律还原能力。

核心功能与技术亮点

  • 长时高清生成:Vidu可一键生成16秒高清视频,分辨率达1080P,支持多镜头语言(如远景、近景、特写),动态效果接近真实拍摄。
  • 物理世界模拟:精准模拟光影、流体运动、碰撞等物理规律,例如玻璃杯摔碎的碎片反弹效果,人物表情与皮肤纹理细节逼真。
  • 多模态输入与风格适配:支持文生视频图生视频(参考起始帧或角色),并可生成写实、动漫、科幻等多种风格。
  • 中国元素理解:擅长生成熊猫、龙等中国特色元素,支持中文艺术字与粒子特效,填补文化表达的技术空白。
  • 高效生成与低成本:Vidu 2.0版本单片段视频生成速度缩短至10秒内,成本低至每秒4分钱,支持错峰模式无限量生成。

行业应用与场景覆盖

  • 影视与广告:生成电影分镜、特效场景(如“幽灵阁楼跳舞”),成本仅为传统制作的1/10,显著提升效率。
  • 电商与虚拟试穿:结合参考图生成商品展示视频(如羽绒服雪地广告),支持虚拟模特试穿与背景替换。
  • 教育与科研:模拟科学实验(如火山喷发)、历史场景重现,助力教学可视化与知识传播。
  • 社交媒体与创意内容:个人用户可通过简单提示词生成短视频(如“故宫红墙前的喜鹊觅食”),适配抖音、YouTube Shorts等平台。

技术突破与版本迭代

  • Vidu 1.5:2024年11月推出,支持多主体一致性生成,用户上传1~3张参考图即可生成人物、物体与环境融合的视频,例如“马斯克与东北花棉袄走秀T台”的创意融合。
  • Vidu 2.0:2025年2月发布,优化生成速度与成本,引入错峰模式,支持用户一次性生成4条素材,突破商业化应用瓶颈。

安全与伦理机制 为防范技术滥用,Vidu内置SynthID隐形水印,可追溯AI生成内容,同时遵循严格的伦理审核标准,确保生成内容的可控性与合规性。

Vidu凭借其自主研发的U-ViT架构、长视频生成能力及多模态控制技术,正在重塑AI视频生成领域的技术边界。其版本迭代持续优化生成效率与场景适配能力,尤其在多主体一致性与中国元素表达上展现独特优势。尽管在复杂物理交互与超长视频连贯性上仍需突破,Vidu作为中国AI视频模型的代表,已为影视、电商、教育等行业提供了高效且低成本的创作工具,未来或将成为全球AI视频生态的核心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