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4年,国内几所头部高校纷纷将人工智能(AI)引入课堂:清华大学开展100门“AI赋能教学试点课程”;浙江大学出版AI教材,研制AI实训平台,打造万门AI赋能课;复旦大学首批开设100门AI大课,创设23个X+AI双学士学位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制定AI+教育教学行动规划,推出一系列AI+专业和AI+的课程。
对高校而言,开设AI大课的最初考量,或许是为了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跟上AI时代的步伐。但不少高教界人士发现,当AI真正“登陆”大学后,改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带来了高校学科加速新陈代谢、推动师资迭代升级。
在主动应对AI给教育带来的挑战中,大学也要解锁一系列全新的治理新课题。
人文学科,将更重视“科学”
在复旦大学首批开设的AI大课中,有一门课,名叫“AI赋能的语言分析和语言习得”。在选课的54名学生中,有10位是语言学博士,44位翻译专业的硕士。
“这门AI大课不是用AI技术来教外语,而是从语言学本身来看AI和语言学如何相互赋能。”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语言学教授郑咏滟是授课的三位教师之一,她坦言,不仅仅是外语类专业,人文学科,乃至高校的所有学科,都需要在这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学科调整中,重新寻找各自的定位和发展路径。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AI的快速发展正给高校的学科专业,特别是人文学科带来巨大挑战。就以外语类专业举例。几乎所有高校的外语类专业,不论是报考人数还是招生分数,都呈下降态势。
外语学科还能生存下去吗?未来该如何发展?上海交大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郇昌鹏教授介绍,他所在的学院新开设了一批与语言数据科学相关的AI课程。“语言学与人工智能本身就有密切的关系,无论是语音智能、大语言模型的语义理解,还是生成式AI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都与语言学密切相关。”在上海交大,AI+教育教学计划的启动,也让包括外语类专业在内的人文学科,更加关注其“科学性”的一面。
郑咏滟也持类似看法:人文与科学自诞生起就是一体的,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两者是割裂发展的,而AI的发展,则迫使人文学科不得不思考如何“重归”科学。简言之,AI的发展,使得人文学科的科学性重新受到重视。
AI赋能,不仅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有科研范式的变化。同样在复旦大学新开设的《AI考古》课堂上,授课老师中不仅有文博背景的文少卿副教授,还有来自计算机学院的钱振兴和金城教授,负责为学生讲授卷积神经网络以及图像处理、重建修复等内容。此外,该课程的4位助教中,有3位也来自计算机专业,同样拥有丰富的考古与AI交叉研究的实践经历。
“在当前的考古工作中,AI技术已经不可或缺,而这次AI大课上,学生选择的课题,既有用AI算法研究甲骨文识别的,也有尝试用AI来鉴别玉石、霉菌的。学生对AI的熟练运用,更是推动了教师的研究和教学的升级。”文少卿说。
师资转型,已经箭在弦上
与高校纷纷开设AI大课同步,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也被鼓励在教学中引入AI技术——这也将进一步加快教师队伍的升级转型。
不久前,上海交通大学“风景园林简史”授课教师于冰沁受邀和同事们分享AI进入课堂的经验。这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去年引入了生成式AI技术,将学习情境从二维平面跃升为可感知、可漫游、可交互的形式。老师还和学生共同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个性化学习游戏“时光之书”,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测试。于冰沁说,“过去我也在课堂上引入一些VR或者AR技术,让学生对于风景园林设计有沉浸式的直观感受,但这次不一样,将AI工具引入课堂,意味着从头开始设计教学,我们将8万多个知识切片开发成垂直类的专业语言模型,用于教学全程,甚至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会和整个模型进入一个相辅相成的共同发展过程。”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熊易寒团队一直在研究政府的数字化治理,对技术的运用相对熟悉。他坦率地说,“如果学校不推AI大课,我们未必有那么大的动力去主动拥抱AI技术。我们的团队成员中,有些本来就有计算机和政治学的双博士学位,他们会走得更快一点,再带动所有老师加快转型、继续向前。”
在上海交大外国语学院,58岁的管新潮老师对AI技术颇为熟悉,不仅带领教学团队,还为不少教师提供“技术支持”,不断创新机器学习在翻译领域的应用。郇昌鹏告诉记者,积极应对外语专业面临的“危机”,确实需要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快地拥抱新技术。但从长远来看,外语类专业仍会面临诸多考验。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到在全校开放转专业的背景下,外语专业能否吸引更多学生等等。“师资转型箭在弦上,否则学科很难有长远发展。”
“基础设施”,亟需升级
在高校AI大课持续推进的过程中,作为配套基础设施的教学管理系统也亟需升级。
复旦大学教务处负责人林伟告诉记者,在推进AI大课,学校一直在不断拓展算力资源,通过建设国内高校最大的云上科研智算平台,为AI时代的人才培养提供基础保障。
由于复旦的AI大课首次打破本研阶段教育教学的传统界限,打破了本研教学管理藩篱、院系学科的“小院高墙”。为此,学校相关管理部门须分别按照本科生、研究生各学段教学的要求,重新设定评价体系,让不达标的课程从课表中消失。不过,林伟也坦率地说,“未来如何引入更多优质资源,将最前沿的学术和产业成果纳入课程,打造具有前沿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国际一流课程,目前仍然在探索之中。”
在上海交大,校方也为AI+教育教学行动规划匹配了专门经费,每门“AI+专业”投入300万元,每门课程投入5万元,第一批设立了9个“AI+专业”和“168门AI+课程”。上海交大教务处负责人王鸿东告诉记者,“老旧课程的淘汰、不同学段类似课程的合并和更新,将成为常态。这客观上会让老师必须要竞课上岗,如何提升教师升级教学的动力,学校还需要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