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几乎以“爆炸”般的速度迅猛发展。而早在几十年前,有一批技术先驱就已经发现了AI等技术的巨大潜力,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是被比尔·盖茨称赞为“预测人工智能最准的未来学家”的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他曾在1990年精准预测到互联网扩张、人工智能打败围棋世界冠军、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并在25年前预测——计算机将在2029年达到人类智能水平,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出现,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一预言有可能实现。
库兹韦尔是第一台CCD平板扫描仪、全字体光学字符识别、盲人打印到语音阅读机等多项产品的主要发明者,也是谷歌首席研究员,以及谷歌与NASA合办的奇点大学的校长。2005年,库兹韦尔将他的思考总结进了趋势新作《奇点临近》中,并抛出了“奇点论”,其中“人类将经历‘技术爆炸’”的观点引发了业界争论。2024年,库兹韦尔又出版了新书《奇点更近》,详细描述了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未来一系列可能改变人类社会的技术。
那么,以2024年为坐标原点观测未来人类社会的技术发展,库兹韦尔又有哪些新的预测?11月21日,库兹韦尔接受了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的专访,回答了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爆发的理由、AI未来是否会统治人类、下一个将深刻改变人类的技术将发生在什么领域等充满“未来感”的问题。在他看来,当前AI已经应用到制造、能源等各个重要领域,而人类目前正处于生物技术革命的中期阶段,在2030年,人类将迎来纳米技术革命,而2045年,人类将有可能抵达技术的“奇点”。届时,借助科技的力量,人人都会过上富足的生活。
雷·库兹韦尔 受访者供图
计算能力指数级增长促进AI发展 2029年有望达到人类智能水平
新京报贝壳财经:202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与化学奖均与AI有关,且获奖者中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和德米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都是你在谷歌的前同事,你怎么看待他们的获奖?
库兹韦尔:当前AI大语言模型的基本理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构思出来,只是当时的计算机不足以让它们发挥作用。大多数专家曾将人工神经网络视为死路一条,但辛顿和哈萨比斯具备远见,意识到未来的计算机有能力释放其潜力。
他们的获奖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人工智能的变革潜力真实且深远。目前,对人工智能的炒作很多,许多人仍然把即将到来的未来视作科幻设想。怀疑精神没错,但过度纠正将危及那些即将实现的技术突破。本届诺贝尔奖为公众认可人工智能背后的科学提供了强有力的验证。
尽管获奖者的发现令人印象深刻,但我们仍处于这一科学革命的初期阶段。未来5年,人工智能带来的进展将超越本世纪迄今为止的成就。无论是医学、能源、制造业、农业、教育,还是交通,人工智能将为人类提供工具,帮助实现前所未有的健康和物质丰盈。确保这些益处能够广泛而安全地分享,需要政策制定者采取聪明且具有前瞻性的行动,这需要信息充足的公众参与推动,而诺贝尔奖带来的话题性对此是有帮助的。
新京报贝壳财经:你在1999年曾预测,计算机将在2029年达到人类智能水平,能谈谈你的理由吗?在2024年,你是否还坚持这一预测?
库兹韦尔:作为一名发明家,41年前我开始追踪技术进步的速度,以帮助我的发明获得成功并准确选择推出的时机。我发现信息技术正以指数级速度发展,而当时几乎无人察觉这一趋势。这一趋势持续至今,我将该数据作为所有预测的基础。我1999年的预测最初引发了极大的震惊与质疑。斯坦福大学召开了一场全球人工智能专家会议来讨论这个问题,80%的与会者预测这一目标需要100年才能实现。而如今,学术界的共识已与我最初的预测趋于一致,有些人甚至认为通用人工智能(agi)会提前实现。
推动AGI到来的主要力量是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能力的指数级增长。
不同年代一美元所能购买的计算能力的差别 受访者供图
这张图表显示了在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后,不同年代一美元所能购买的计算能力的差异。以对数刻度呈现,它是一条平滑而稳定上升的曲线,这种指数级增长源于自我强化的反馈循环:一代技术的进步直接促进了下一代更先进的技术的开发。例如,我们使用最新的芯片设计出更强大的芯片,从而形成了一个不断创新的循环。
1939年,第一台可编程计算机每美元每秒只能完成0.000 007次运算。而今天,最新的Nvidia B200芯片每美元每秒可完成5000亿次运算。这意味着在过去85年中,计算能力的价格性能每14个月翻一番。
计算能力的指数级增长对训练越来越复杂的人工智能模型至关重要。在过去的12年里,用于训练最先进机器学习模型的计算量每隔几个月就翻一番,推动了人工智能能力的快速进步。大语言模型(LLMs)的出现正是这一趋势的明证。
有三个汇聚的趋势将推动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第一,计算能力的指数级增长将使得训练AI模型的成本持续降低,使得实现更大、更复杂的神经网络成为可能。第二,更优算法的开发使AI能够更有效地理解和推理。第三,丰富且广泛的训练数据集的数量持续激增,为AI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来学习与改进。
目前,我们正按计划推进,预计到2029年AI智能将达到人类智能水平。
2029年AI将表现得“像是有意识” 控制AI风险,人类并非“注定失败”
新京报贝壳财经:对于当前的大语言模型是否已经通过了图灵测试,业界存在争议,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库兹韦尔:从AI初步声称通过图灵测试(这一点已经发生)到被所有人普遍接受为定论,还需要数年的时间。问题不在于AI的最终能力,而在于达到这一重大里程碑的时间表。
关于AI是否具有自己的思想,这个问题属于哲学范畴。目前没有任何确凿的科学测试可以确认或否认AI的感知能力。人与人之间会假定彼此是有意识的,但这一共同的人类假设在超越人类范畴时开始崩溃。一些人认为动物是有意识的,但并非所有人都这样认为,这也导致了动物权利争议的产生。当我们在未来题材的电影中看到类似《星球大战》中的C-3PO或R2D2这样的类人机器时,人们常常会假定它们是有意识的,即使它们实际上只是具备机器智能的机器人。然而,我们并没有办法证明它们具有意识。到2029年,AI将表现得它好像是有意识的,因此我们将像对待有意识的存在一样对待它。
我相信,意识源于信息处理的某种复杂性和组织程度。随着AI以指数级速度不断进步,模仿与真正意识之间的界限将变得越来越模糊。
新京报贝壳财经:那你怎么看待AI如果拥有自己的思想后,有可能出现的如电影《终结者》一样AI入侵人类社会的剧情?
库兹韦尔:好莱坞经常描绘一个AI成为人类敌人的未来,但现实并非如此。AI的真实故事不是竞争,而是合作。AI不是从火星来的外星入侵者。我们创造这些技术是为了扩展我们的能力,增强我们的智能,并解决自古以来困扰人类的挑战。AI从我们内部演化而来,它将反映我们的价值观、知识和抱负。我们将与AI融合,共同迈向未来。
然而,AI带来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必须认真对待。技术一直是一把双刃剑。我们需要开发与人类价值观一致、用于善而非恶用途的AI。我们有道义上的责任去实现AI的承诺,同时控制其潜在的危险。这意味着我们必须继续推动反映多样性和价值观的AI发展,保护并改善我们的社会制度与治理,强化那些在近几个世纪和几十年里显著减少暴力的伦理理想。
让我担忧的一件事是小型语言模型的扩散,这些模型由个人或团体在缺乏适当控制的情况下开发,很容易落入不法分子手中,被用于恶意目的。这也是我坚决支持像阿西洛马人工智能原则这样的倡议的原因。这些原则为AI的伦理开发提供了指导。我参与了这些原则的制定,我相信它们对于确保AI造福人类至关重要。
好消息是,历史站在我们这边。我的成长经历中,周围的大多数人都认为核战争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人类物种找到了避免使用这些可怕武器的智慧,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例子,说明我们也有能力以负责任的方式使用新兴的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超级智能AI。在控制这些危险方面,我们并非注定会失败。
新京报贝壳财经:当前虽然处于AI热潮中,但大多数AI公司仍处于融资烧钱状态,很多初创公司倒闭了,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库兹韦尔:尽管一些AI初创公司可能会失败,但我认为这是创新周期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正如任何新兴技术都会经历一个实验和精炼的过程,直到广泛应用。然而,重要的是在理解当前人们对“生存”的关注时,应将其放在AI指数级增长的更大背景中。虽然一些AI公司在短期内可能会挣扎甚至失败,但整体趋势是快速进步,这一进展由计算能力的不断增强和成本的持续下降驱动。当我们逐步接近2029年实现人工通用智能时,焦点必然从单纯的追求生存转向解决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问题,创造前所未有的财富。
那些过于依赖旧商业模式的组织将无法成功。如今变化的速度如此之快,即便是3~5年的商业计划,也需要考虑到在变化发生期间,行业的每个层级都将经历重大变革。
随着信息技术在价格、性能和能力上不断达到新的高度,新的应用将变得可行,现有的商业模式将失去其可行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从线性思维转变为指数思维。
成功的公司将适应这一快速变化的格局,开发出满足现实需求的AI解决方案。这将需要指数思维、创造力以及敢于做前所未有之事的勇气。
纳米技术将改变人类社会 人类智能可能扩展100万倍
新京报贝壳财经:在你看来,下一个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影响的将会是哪一项技术?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你认为“技术奇点”将在何时到来?
库兹韦尔:当前的“大语言模型”更应该被称为“大事件模型”,因为它们的应用远不止于语言——我们已经在医学、能源、制造业等几乎所有重要领域中使用它们。
21世纪30年代,我们将迎来纳米技术的革命。虽然纳米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研究和开发已经扩展到各个行业。针尖的宽度约为100万纳米,在纳米尺度上,科学家正在操作比这个句子末尾句号大小的百万分之一还小的物体。他们的目标是最终建造纳米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将像今天的机器人一样运作——感知数据、处理信息、采取行动并相互通信——但其规模仅为分子级别。
一旦这个10年中生物技术的潜力被充分释放,纳米技术将在2045年之前让我们与技术完全融合。在21世纪30年代,纳米机器人将能够在我们的血液中游动,以精确的方式执行医疗任务,将药物直接送到病灶,甚至钻通阻塞的动脉。我们将利用纳米技术通过个性化的分子组装器制造所有家用物品。最终,我们将用纳米机器人将我们的大脑连接到云端,将我们的智能扩展100万倍,并解锁今天无法想象的新意识层次。
此外,医学的进步将加速到相当的程度,如果你足够勤奋,极有可能达到“长寿逃逸速度”,换句话说,你将变得越来越年轻。
因此我认为,到2045年将实现“技术奇点”。
新京报贝壳财经:你对未来经济体系有何展望?随着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的经济模式是否会被颠覆?
库兹韦尔:随着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普及,产品的真正价值将来自它们所包含的信息——本质上是所有的创新,涵盖了从创意到控制制造过程的代码。如音乐产业的转型,从实体唱片到音频文件,复制一个音频文件的成本几乎为零,真正有价值的是文件中包含的数据,这种变化将会发生在所有的制造业中。
很快,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值100%将由软件和相关信息形式组成。信息技术,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每年的贬值率大约为50%,这将在经济中提供强大的通货紧缩力量。这意味着生产所有东西的成本将大幅下降。
因此,满足我们基本需求的成本将大幅下降。到21世纪30年代初,借助AI,人们将拥有一个开源市场,提供打印的衣物、住房和食品。到那时,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将变得相对容易。大约10年后,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可以达到今天被视为奢华的水平,而其成本却会低得多,这种充裕将挑战我们目前建立在有限资源假设上的经济模式。
人工智能将接管特定类别的工作,但它也将解锁新的创意赚钱方式。工作岗位历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许多由技术变革创造的机会超出了旧工作岗位的范畴,比如开发应用程序、数字营销和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意见领袖。今天,我们的工作岗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随着人工智能掌握所有人类技能,价值将从个人技能转移到创业、创造力和适应性上。为了在未来蓬勃发展,我们需要探索个人的兴趣,找到自己的热情。
随着我们进入充裕的时代,传统的就业模式将受到冲击,我们需要找到新的方式保障每个人的经济安全。在21世纪30年代,全民基本收入(UBI)可能成为一种保障网络,确保每个人在这个新世界中都有足够的资源来生存和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