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AI“魔改”短视频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短视频平台、内容创作者、监管机构以及广大网友的共同努力。平台需要加强内容审核机制,创作者需要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监管机构则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而网友也应该提高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低俗、恶搞的内容。
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日前发布《管理提示(AI魔改)》指出,近期AI“魔改”视频以假乱真、“魔改”经典现象频发,要求各相关省局督促辖区内短视频平台排查清理AI“魔改”影视剧的短视频。(据12月10日新华网报道)
AI“魔改”短视频,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视频内容进行篡改、恶搞或再创作。再创作俗称“二创”。二创运用得当,能为原创作品带来新的生命力和传播价值。
随着近年来AI技术的普及,AI“魔改”这种视频制作方式愈演愈烈,一些经典影视作品如《甄嬛传》《红楼梦》等,被无底线地改编成各种荒诞版本,比如将宫廷剧变身枪战片,或将古典名著改成武打戏。这些改编往往追求短期内的流量效应,却忽视了对原著精神的尊重和保护,更涉嫌侵犯原创者的知识产权。如果过度解构和扭曲原作,还可能损害原作的完整性和艺术性,甚至会误导一些未看过原作的网友,并对原作产生错误的理解或解读。
管理提示中明确要求各短视频平台排查并清理AI“魔改”影视剧的短视频,这一措施不仅有助于维护网络视听的清朗空间,更是对传统文化和知识产权的尊重。
值得一提的是,管理提示还强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审核的重要性,并要求平台对自家开发的大模型或AI特效功能进行自查。这一要求体现了监管部门对于新技术应用的审慎态度,也彰显了其对内容质量的严格把控。在AI技术日益融入日常生活的当下,如何确保其应用符合社会伦理、法律法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对于AI生成内容做出显著提示的要求也是出于对用户知情权的尊重。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用户有权知道他们所接触到的内容是否经过人工智能的处理或改编,从而做出更为明智的判断和选择。
当然,整治AI“魔改”短视频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短视频平台、内容创作者、监管机构以及广大网友的共同努力。平台需要加强内容审核机制,创作者需要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监管机构则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而网友也应该提高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低俗、恶搞的内容。
在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网络视听内容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它不仅是娱乐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播、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渠道。因此,对于网络视听内容的规范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此次整治行动无疑为网络视听内容的健康发展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期待在未来,网络上的短视频能够更加多元、正向,既能反映时代的多样性,又能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与知识产权。同时,也希望看到AI技术在合规的框架内,为网络视听内容的创新和提升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