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向生成式AI发起冲刺

AIGC行业资讯1个月前发布 zhang
12 0

All In AI已成科技企业的共识,作为国内上一波AI浪潮的代表,商汤也要全面转向生成式AI赛道。

12月3日,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发布全员信,宣布建立了新的 “1+X”的架构,其中,“1”代表核心业务,商汤要打造行业领先的AI云,实现大装置、基础模型和ai应用的无缝集成。在CV计算机视觉)领域,打造通用视觉模型深耕各个应用场景。

“X”代表重组拆分的生态企业矩阵,包括智能汽车“绝影”、家庭机器人“元萝卜”、智慧医疗、智慧零售等。同时,各生态企业将设立独立的CEO,并对业务发展负责。

这次调整是基于对公司战略方向和核心领域的重新定位,随着战略重组完成,商汤也可以更好地应对AI 2.0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全面拥抱生成式AI。

在上一波AI浪潮中,商汤凭借在人和视觉识别方面的技术优势,成为“AI四小龙”之一,并于2021年成功在港交所上市。2022年底,随着ChatGPT引发的生成式AI席卷浪潮,商汤也开始加码AI大模型技术和应用。

商汤日日新大模型自2022年底开始,以超10000张GPU的算力资源投入,2023年4月,商汤推出日日新的1.0版本,它是商汤首个发布的大语言模型之一;2024年7月,日日新进一步升级为5.5版本,实现了对标GPT-4o的综合性能和实时交互体验,成为中国第一个多模态的实时交互大模型

直到这次战略重组,商汤打造了以生成式AI为核心的组织架构。

10月,商汤科技十周年之际,徐立表示,公司相信并期待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务实来讲,我们已迈出了两步:即常说的传统AI 1.0和生成式大模型AI 2.0。”

在徐立看来,AI 1.0和AI 2.0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AI成本结构的变化。在传统的AI 1.0时代,模型生产的主要成本在于研发人员的投入。而在生成式大模型AI 2.0时代,模型生产的成本主要在于算力资源的投入。

简言之,生成式大模型AI的普及和商业化,需致力于降低大模型的生产和使用成本,这势必要结合大模型来迭代和优化算力,同时也需根据算力资源的特点来迭代大模型设计和应用。

因此,在生成式大模型AI领域,商汤的核心战略是实现算力大装置(SCO)、大模型和应用(CNI)的无缝集成,以应用驱动模型,以模型带动算力的优化。为此,商汤围绕战略和核心资源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

徐立强调,新架构的战略意义,一是坚定生成式AI为代表的核心业务,加速实现盈利和稳定现金流;二是基于集团基础设施优势的协同效应,更利于生态企业快速抓住垂直行业的市场机会;三是生态企业设立独立CEO机制更适应市场化发展。

面对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生成式AI,商汤的优势在于多年的技术积累、AI基础设施以及应用生态。根据财报,2024年上半年,商汤生成式AI业务营收达到10.5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55.7%,营收占比提高至60.4%,成为公司新的支柱性业务。

不过,商汤未来的挑战依然不容小觑。AI正处于技术竞赛当中,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全球竞争,同时,AI巨大的投入和商业收入之间的巨大鸿沟短期内仍会存在,这些对参与玩家来说,都代表着不确定性。

在AI领域深耕10年后,商汤终于等来了生成式AI浪潮,它将重新出发,朝着这一机遇全力以赴。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