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岂容恶搞

AIGC行业资讯2个月前发布 zhang
10 0
对经典影视剧荒诞改编,对公众人物声音恶搞……近日,各大短视频平台涌入大量此类用AI技术制作的恶趣味视频,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AI岂容恶搞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深度学习算法的进步,使AI在图像和音频处理方面的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进步不仅为艺术创作带来机遇,也为娱乐产业注入新动力。然而,任何技术都有其两面性,利用AI技术制作恶趣味视频,不仅扭曲了原作的艺术价值,还对创作者和社会文化造成了负面影响。
有人将《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形象与现代流行文化元素相结合,制作出一系列滑稽可笑却令人不适的视频;还有人利用语音合成技术,模仿明星、知名企业家的声音发表不当言论;有一类视频将正常的食物通过AI特效,变幻成各种奇形怪状的动物,这些视频利用视觉冲击吸引观众,尤其是儿童和辨别能力较弱的群体。
互联网为个人表达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滥用。就像宝剑从属于侠客一样,无论人工智能发展到何种程度,它始终源于人类的创造,技术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关键在于使用者的态度与目的。
当这项技术被正确引导并应用于正向领域时,同样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力量。广大创作者要摸到创意的边界,不仅是道德层面,还有法律的约束。一些创作者揣着明白装糊涂,明知擅自使用他人作品或肖像的行为是违法的,却铤而走险。
毕竟,这种越界行为的门槛和成本很低。以AI语音合成技术为例,只需要打开软件、动动手指,一条以假乱真的配音视频就能新鲜出炉。有的视频越过了开玩笑的边界,“偷走”他人声音进行恶搞、造谣,带来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跨地域性,追责难度较大。这一趋势要求法律法规和治理手段得抓紧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对AI技术的应用进行明确的约束,引导科技向善。
ai语音应用工具提供方不能“置身事外”,要把好第一道关,强化对源头素材的把控和对生成内容的监管,完善运营规则,并在出现问题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追溯违法音频的生成源头。
作为大容量输出的平台方,也要把好内容“方向盘”,进一步完善内容审核机制,确保AI生成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内容导向正确、合法合规。此外,也有必要积极开发运用相应AI辅助工具,及时筛选存在问题的内容,有效防范虚假、违规等内容的传播风险。
总之,不能让AI“过界”,其长足发展应当服务于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是成为破坏其根基的工具。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