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教师借助人工智能备课,“AI助教”拓展教育新场景

近日,河北邯郸六旬退休老师王波用AI备课重返课堂的故事引发关注,话题登上了微博和抖音榜单,多家媒体给予报道关注,他的豆包智能体目前已有约2000名“云学生”。今年,王波还找了人工智能书籍来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希望体会到更多科技的便利,帮助更多学生。”

王波老师从教36年,毕生投身于职业教育,见证了教育方式和时代发展的变迁。退休后,他重返课堂发挥余热,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写下自己的注脚。更难能可贵的是,重返课堂的王波,尽管已60岁年纪,仍自学人工智能知识,用豆包AI辅助备课,并创建出“AI导师”随时与学生互动答疑。这不啻是“银发一族”开阔新思维、利用新技术、拓展教育新阵地的生动实践。

近些年,诸如江苏退休教师唐守平、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姥姥等一大批教师、专家和学者,凭着热情与智慧,利用互联网技术,开设起一个个“云课堂”。他们通常以短视频直播平台为“讲堂”,以小小屏幕为“黑板”,以专业知识为“粉笔”,为天南海北的学生送上一道道知识盛宴。“银发知播”这一群体,也成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显然,与过去相比,在互联网平台活跃的“银发知播”,大大打破了“教室”门槛、“生源地”等时空物理阻隔,提升了信息流动的速率和知识普惠的广度、深度。

如果说,利用短视频直播技术开设“云课堂”,是互联网知识普惠的“1.0版本”;那么,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辅助备课、教学和互动交流,就可谓是互联网知识普惠的“2.0版本”。目前,以豆包为代表的国产AI工具的使用量迅速扩大,辅助学习、办公等功能受到欢迎。而在降低门槛、打破时空阻隔的基础上,银发群体借力人工智能等技术,把群体的思想智慧扩展到人工智能领域,更将激活多方面的升级。

例如,对像王波这样的老教师而言,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备课效率,有利于让老师把时间真正用到紧跟变化、突破自我上;对受益最大的学生而言,新技术不仅抹平了报名学习的“门槛”,诸如AI导师的角色也给学生创造出互动强、全时段、全天候的学习条件。“银发群体+人工智能技术”的组合,更有助于在增加内容供给数量的基础上,培育平台的精品内容和知识普惠的价值导向。

多重正面效应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已随着实践开始落地生根。王波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前,他在线下有约200名学生。随着课堂从线下扩展到线上,他的豆包智能体目前已有约2000名“云学生”。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备课教学,在减轻王波查资料备课负担的同时,也让他有更多精力琢磨课件、完善教学内容。而王波老师的豆包智能体辅助互动学习,在答疑解惑的同时,更对学生提供咨询和情绪价值。据了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备课教学中的运用,有学生的物理成绩从相对一般提高到了90多分。种种变化,正折射出“银发知播”扩展到人工智能领域后,对备课教学和知识普惠带来了正激励、正效应。

知识普惠从来都不限于年纪、方式、平台与技术。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10.9967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0%,越来越多人积极探索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在“快”和“短”成为某种现实趋势的情况下,我们乐见“银发群体”发挥余热,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更乐见“银发群体”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传递新智慧,凝聚起全民终身学习的新风尚。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