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电影周专家对话:AI技术飞速发展,电影将何去何从?

AIGC行业资讯2个月前更新 zhang
7 0

AI时代,电影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未来的电影之路如何走?

10月22日,2024青年电影周(浙江)“光影未来”主题沙龙暨项目发布会举行。国内外、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知名导演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探讨数字电影技术高质量发展。

青年电影周专家对话:AI技术飞速发展,电影将何去何从?

活动现场 组委会供图

《星球大战》《大白鲨》等真人与动画合成影片的面世,眼花缭乱地模糊了电影真实记录现实的本性。电影从感光时代到数字时代,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第五代导演”重要成员、中国电影家协会数字制作工作委员会会长江海洋认为,AI技术的介入,让电影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性,但获得了虚拟的真实感。

在影片《攀登者》中,江海洋担任监制。这部影片的拍摄过程,让这位老电影人前所未有地感受到AI技术给电影带来的冲击。影片中,80%的内容都和珠穆朗玛峰有关,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摄制组去珠峰大本营拍摄显然是不可行的。拍摄前,团队提出的方案是通过AI技术呈现和珠穆朗玛峰有关的画面。当时,他有些怀疑,如此复杂的画面,AI技术能做到吗?

“事实上,所有实景拍摄都在天津郊外的一个采石场完成。”江海洋介绍,影片中那些冰天雪地、狂风怒号、奋勇攀登的画面,都来自于AI技术。

当AI技术处理的珠穆朗玛峰画面出现在眼前时,有着丰富电影制作经历的江海洋有些震撼。“AI和电影的结合几乎做到了无中生有、无缝对接、无所不能。”他说。

活动现场,好莱坞“iFrame Studio”创始人、ADG美国电影美术工会PDI会员李一介现场分享《郑成功传》AI宣传片。这部宣传片所有镜头均基于AI生成,通过现代技术链接起传奇人物郑成功,让不少观众惊叹。

流浪地球》B组导演郁刚在分享中提到,有不少人问他,四年才有一部《流浪地球》,速度能不能快一点?他的答案是技术上可以。在AI技术的支持下,不用再去搭建那么多实景,很多画面都可以通过AI完成。

近年来,AI技术在电影制作中大放异彩,这也让人看到了AI的无限潜力。据OPEN AI公司预估,ChatGPT-8参数将达到100万亿,这将超过人类智商的总和。人脑是有上限的,AI的上限似乎难以预估。

那么,在实际的电影制作过程中,AI技术的使用面临着哪些难点?

李一介认为,当前的AI技术可以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电影制作中,由于效率高成本低,也很市场受欢迎。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版权如何界定,这是大家面临的共同难点。

在未来电影的发展道路上,科学和艺术能不能共融?AI时如何平衡技术创新和电影的艺术性?

江海洋说,算法不能取代想法,就像科学不能取代艺术。“但有一点很明确,在机器和人共同进化的时代,会用工具的人一定走在时代的前沿。”

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主任陈军认为,AI技术在电影中的使用越来越强大,但无论如何也只是工具。艺术作品要有生命,还是要以人为主导。

AI技术的发展打开了应用的边界,拉近了每个人和虚拟环境的距离。但最核心的问题是,电影的精神内核仍然需要通过人的创作来完成。这一点,AI也许无能为力。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