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逐货币市场数字蓝海 AI颠覆传统交易模式

AIGC行业资讯4个月前发布 zhang
15 0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正逐步渗透至金融的各个角落。本币货币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密集迎来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多家银行巨头纷纷推出基于人工智能的交易机器人和智能系统,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交易效率、降低操作风险,为银行间货币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本币货币市场呈现交易量巨大、交易对手多、交易频率高等特点。《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针对市场特点,近期包括建设银行(601939.SH)、邮储银行(601658.SH)在内的多家国有大行,聚焦本币货币市场交易实现技术创新突破。如建设银行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首家联合试点开发的本币货币市场交易对手限额管控数据交互项目成功上线,邮储银行推出货币市场交易机器人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目前部分金融机构在一些交易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发挥其在信息处理能力和交易效率高、低交易成本、减少操作风险等方面优势。”光大银行(601818.SH)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加入,这个趋势已初见端倪。”

AI交易机器人能改变什么?

近期,邮储银行正式推出货币市场交易机器人“邮小助”。该行依托交易中心iDeal平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使“邮小助”具备了质押式回购交易在线智能询价与应答能力,突破了交易前进行授信额度预检查、预占用的难题,为交易员解决了询价过程中最复杂、最耗时的环节。

据了解,邮储银行推出的货币市场交易机器人融合了多项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模拟交易员市场询价场景,实现人机交互智能对话、在线智能询价交谈。交易员每日设置好交易计划后,“邮小助”便可替代交易员进行智能询价应答,通过识别交易对手对话意图及交易要素,将资金需求与交易策略和交易计划进行实时匹配,自动生成询价意向单推送给对手方,达成意向后转为待确认订单。

货币市场交易机器人可以实现全流程风险管理。智能询价期间,“邮小助”能实时联动交易系统风控模块实现事前交易对手准入校验、事中风控检核、事后询价内容分析全流程一体化风控,人工可随时干预。在询价意向达成后,“邮小助”会自动将询价订单与正式交易订单进行关联匹配,实时追溯查询,满足合规管理要求。一方面,其能进行实时授信检查,同步联动授信管理模块,支持询价期间对存单质押业务进行实时授信预检查、预占用等,并支持为交易对手推荐额度充足的发行人。另一方面,询价交谈期间,其可对每一笔询价对话内容进行实时监控与查询,实时统计汇总当前询价次数、询价量、成交量等交易信息并可视化展示,方便交易员随时查看机器人整体询价情况,并支持人工干预异常对话。

邮储银行方面表示,货币市场交易机器人显著减轻人工作业压力,发挥机器并行处理优势,实现同时与多个交易对手根据自定义计划进行差异化询价。试运行期间,“邮小助”共受理来自300余家机构的询价,询价总量近万亿元,实现降本增效。下一步该行将继续深入探索“金融科技+金融市场业务”的创新应用新模式,充分挖掘应用场景,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充分履行做市商职责,助力银行间本币市场高质量发展。

在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引下,去年以来,国有大行深化数字转型,加强金融市场业务的数字化赋能。去年工商银行(601398.SH)亦上线本币货币市场人工智能AI交易机器人,交易对手广泛覆盖银行、证券、财务等各类银行间市场参与机构,并与市场同业机器人自动达成了交易意向,实现了对人工及机器人询价的灵活对接。

工商银行方面认为,本币货币市场人工智能AI交易机器人的推出是对现有人工双边询价模式的有益补充,有利于提高交易规模、扩大交易半径、增强客户黏性,保障业务高效连续运行,助力传导货币政策。

“此类AI交易机器人的深化应用确实意义深远。”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其意义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够大幅缩短原先复杂、耗时的业务环节,从而为传统本币货币市场交易提质增效,二是能够顺应当下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潮流,加速金融市场业务交易的数字化转型,三是能够在整个市场中打造示范效应,形成良好的科创氛围及环境,为进一步推动银行间货币市场的智能化运行奠定优良根基。”

对于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深入应用,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认为:“金融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但大模型尚在快速发展之中,开发机构应从技术、安全、开放生态、隐私保护等多方面继续改进和提升,增强大模型赋能金融的能力。”

加速破解业务痛点

据了解,近年来,交易中心致力于打造以本币交易系统(CIBMTS)为核心,以电子化接口、iDeal、开放式机构旗舰店为延伸的银行间交易生态圈。

交易机制创新对银行间货币市场健康发展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币货币市场交易常面临询价耗时长、操作风险高及交易对手管理复杂等痛点。AI交易员的出现,通过自动化询价与应答、实时风控及智能数据分析,显著提升了交易效率,降低了操作风险,并简化了交易对手管理流程,为货币市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除AI交易员外,近期,建设银行与交易中心首家联合试点开发的本币货币市场交易对手限额管控数据交互项目成功上线,这标志着建设银行货币市场交易对手风险管控功能进一步升级、交易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有效助力银行间货币市场技术创新。

记者从建设银行了解到,该行作为银行间市场最主要交易商之一,2023年交易量近183万亿元,其中,质押式回购匿名点击业务(以下简称“X-Repo”)交易量近30万亿元、交易笔数约1.79万笔,积极发挥了货币政策“传导器”和货币市场“稳定器”作用 。

X-Repo交易时效性要求非常高,市场机构在交易中心平台以匿名方式竞价成交,为防控风险需事先在交易中心平台维护交易对手限额信息进行校验。然而,手工维护X-Repo交易对手限额信息,操作量大、操作风险较高,对交易量大、交易对手多的银行间市场主要机构而言,操作压力就更加突出。

为解决业务痛点,建设银行作为全市场首家试点机构,经过与交易中心研讨合作、需求讨论分析、系统开发及系统联测和验收等环节,历时近一年正式上线本币货币市场交易对手限额管控数据交互项目,上线后限额数据传输运行平稳。

建设银行方面表示,该项目实现了交易中心系统与该行内部系统之间交易对手限额数据的交互传输功能。该行可通过数据接口由系统将交易对手限额信息批量自动上传至交易中心平台,由此前的手工维护方式升级为自动批量维护,进一步降低操作风险、提升交易和风险管控效率,缓解交易人员操作压力。同时,由于交易和风险管控效率的提升,可进一步扩大X-Repo交易对手范围,为更多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提高长尾客户服务能力。

下一步,建设银行方面表示,将持续践行业务创新与科技创新融合,不断优化提升货币市场交易全流程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交易操作和风控效率,以提升科技生产力推动金融市场业务高质量发展。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