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几乎是肯定的。
老师们率先遇到考验,接受采访时,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南区学校90后语文老师唐能宣提出:“当学校引入AI教师测评系统,作为一名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仍然会显得手足无措。”
原先教室中,传统的二元结构——教师与学生,因为AI的介入,正转变为三元结构——教师、机器与学生。教师不仅要转变思路,在课堂上结合AI上课(一定范围的探索),同时还要接受三百六十度无死角“测评”,从教案到教学方式的改变,压力一下给到老师。
恰逢第40个教师节,我们聚焦教师教学变革,走进自2018年筹备之初便将智慧场景引入校园的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南区学校(简称南区学校),试问率先探索出的新模式能否被借鉴与复制。
武侯区,作为首批荣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称号的区域,其内的南区学校更是走在前列,成为第一批示范学校。这一身份直接赋予了该地区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矛盾、挑战与机遇,直接而深刻地展现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生及家长面前的独特机遇。
AI来到校园,“追问”教师该如何上课?
据悉,2018年,南区学校遵循“儿童事大”教育理念,为每一位学生构建“儿童数据画像”,以数据描绘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全过程,帮助每个孩子全面、精准地挖掘优势潜能。
同时也构建了“教师数据画像”。唐老师介绍,教师画像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另一方面应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以麦盟系统为例。在南区学校的一间多媒体教室里,一面单向玻璃将隔壁教室进行隔断。老师上课的过程由系统进行捕捉并开展全方面测评。另一间教室,教研组可以通过单面透视的幕布看到老师的授课过程。
接受AI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测评”,授课教师的教案内容、讲课思维,甚至是语调大小,都能够被AI精准地捕捉并进行分析、统计、再反馈。
上学期,麦盟系统开始推行,唐老师和许多老师的第一反应是,“我们都很害怕,因为没有谁愿意把自己的缺点暴露在人前。”
如何改变教师对ai应用的观念问题,是南区学校运用AI的第一个挑战。
南区学校校长金艳给出一个鼓励思路:教育的本质仍是“爱”和“温度”,无论对于学生或老师,学校都需要正确地认识到:教师们对新技术担忧的背后,是安全感不足的问题。所以学校也会反复强调,冷冰冰的数据并不是唯一的标尺,AI的引入也不是为了评判老师,而是为了帮助老师优化工作。
学校校务协调中心老师姜莱认为,新技术追问的永远是最核心的问题——老师们对教学方式是否有自信去改进,是否能正视自我的局限,与AI一起工作,结合理性的数据和感性的经验以优化教学方式。
唐老师成为第一个使用麦盟系统的老师,他坦言,这套系统给了他很多的启发和建议。
“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教室里全方位跟踪、捕捉的摄像头和麦克风,能把学生和老师说的话以及动作都收录下来。一节课结束后,老师们仿佛有了第三方更为客观的‘眼睛’,能看到自己上课的状态,进行针对性地调整,查漏补缺,这是以前没有的。”唐老师说。
当看到科技真正能够帮助自己,提升教学效率,改变正在南区学校悄然发生。先是多个科目老师下班“偷偷”来多媒体教室进行检测,接着是年龄接近50岁、原先弄不明白AI的数学老师悄悄进入教室,最后,年级组12位老师都尝试了该测评系统,并愿意彼此分享心得,不断地将教学新模式带回课堂。
如果说,AI技术像一条“鲶鱼”,被放入了南区学校的教室与办公室,激荡起的不仅是不同年龄段教师的时间注入,更多的还有他们真正对“科技、教育、人才”的深思。
在这间教室的墙上,挂着这样一句话:“让教育者看见人,让孩子们看见世界,不追求更加精致严密的应试教育,不替代人与人的真情互动。”
“教育”需要人成为不被机器裹挟的创造者
对于AI如何更好地融入校园课堂,真正起到智能助教、学伴或导师的作用,老师们也遇到过一些麻烦。
五年级老师刘娅提到,因为AI的反应系统过于灵敏,这也导致机器人在课堂上接收到任何讯息都会做出反应,从而打扰课堂秩序。为此老师们进行了多轮尝试。
如何让技术和教育之间实现沟通呢?
为此,学校成立了一个创新应用组,主要作为嫁接技术方和教育方的桥梁,学科老师在应用AI的过程中,可以随时给创新应用组提需求,小组再根据需求跟技术方沟通,之后再重新整合。
“云上南区”ourschool是学校正在使用的一体化平台,平台融合了学生评价、班级评比等功能,每学期的学生数字画像,教师端则融合了一些AI工具。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艺术学科走向综合和应用实践,如何改变原有的单科授课模式,实现学习变革?音乐老师卢璐说,集成于“云上南区”的PBL机器人,可以帮助她和艺术组的老师共创跨学科PBL教学设计,降低了开展新实践的“心理负担”。
该平台的“树洞”功能,需求便是从心理老师王尤处得来。王尤老师反馈,家长从微信端寻求帮助,仍会觉得留有痕迹,心理上会有不安全感。
为了能够让家长更方便地找到心理老师,同时心理老师能更好地收集各种数据。创新应用组和技术方进行沟通,开发了“树洞”功能,家长可以选择匿名的方式和心理老师进行沟通,既保证了家长和学生们的隐私权,同时也让新技术时时刻刻能跟随实际教育的需求,灵活变化,更好地服务学生和老师。
AI帮助老师长效追踪学生表现
AI进入南区学校后,宁露老师最直观的感受是自己工作的效率明显提高了。教学上遇到某个难题,她会通过AI寻求帮助,得到更多的解题思路。AI+老师的大脑长效地帮助教师们减负、优化,从而用更多时间专注教育。
“针对个人来说,最大的变化是突破了语文老师的传统课堂,让信息化走入课堂。”
过去的语文课堂,更多是讲授式,学生参与度不会很高,上学期,机器人、讯飞星火大模型相继进入唐能宣的课堂,他发现如果一味应用传统的模式,效率会变低,“现在的孩子思维很活跃,单纯的讲述式上课不利于他们的发展,所以我们就有了更多思考,如何将课堂效率提高,如何更好地追踪学生。”
“云上南区”的儿童数字画像,可以从德智体美劳对学生进行全方面九个维度评价,每学期期末就会形成一个多维立体的表格、图形,展现孩子在一学期内每个板块具体的表现情况。如今该校运用“儿童成长数据画像”,使其成为四川省数字校园应用场景案例校园。
孩子们的数据被精心设计成了“学分银行”,在很多学习活动场景下,可以获得分数进行“存款”,分数能兑换校内各种课程或活动“权益”,学校特别设立了积分商城“南宝奇趣店”等,虚拟积分成为现实激励,形成新的成长动力。彭应美老师笑着说:“这就是自律给人自由。”
“智能数据”不仅实现了孩子成长“可视化”,还让老师长效追踪学生表现,能够“留痕”教育。快到该做“数字结算”的时候,孩子们可以带着兑换的显性表彰回家,让数据变得“可以感知”。“通过平台的评价,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跟家长沟通,长期追踪式地观察、矫正孩子的行为。”班主任谭淇月老师说。
通过人工智能推动教师教学效率提升,不断研究学生“教和学”产生的大量数据,来迭代“教和学”,以“数字基座”为依托,助推学校数字化转型,南区学校,走在了很多学校的前面。
学校的教研方式之一是聚焦式教研。目前,学校70%的老师为90后、00后,老师一方面是年轻,在课堂上还有诸多问题有待改进。利用聚焦式教研,根据问题采用AI技术,进行聚焦性改变。另一方面是潜力,南区学校正在培养一支年轻但具有新技能运用能力的教师团队。
数学教研组的梁雪珂认为,AI的运用对于个人最大的影响是带来更多对于未来教育方向的思考,即面对AI的冲击,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个怎样的教师?
自我追问的背后,是南区学校教师群体的自我期待,他们保持独立意识,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寻求与之共存和竞争的方式。
像唐老师、宁老师、卢老师、王老师、梁老师这样具有强大自我学习力和驱动力的老师,在南区学校还有很多。他们犹如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超越人工智能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我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