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上午,2024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会暨2023-2024学年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全国决赛在北京开幕,来自学术界、产业界、教育界共计500余代表现场参加大会开幕式,100万人次线上参会,此外还有来自全国的9000余名参赛选手参加比赛。
本次活动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智慧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哈尔滨工程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承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世界,人类社会的每一个领域都因其而焕发生机。然而,技术进步在为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要应对这些挑战,关键在于培养一大批具备智慧与创新能力的新人。创新来源于创造力的培育,把想象与创造融入到劳动技能培养中,才能真正培养出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和科学家。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辛兵表示,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提高全民族,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是保障持续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工程。我们需要大力加强科教合作,致力于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真正成长为未来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和中坚力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原中国地质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姜恩来强调了本次大会对探索智能教育与教育均衡发展新模式,打造教育新生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贡献,并为大赛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把准科技发展方向,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加强青年人才培养,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建设智能教育发展共同体;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工智能规范。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指出,未来教育呈现出互教互学、虚实一体、个性伴随等特点,AI赋能科学教育的关键是创建新场景、新应用,例如提供沉浸式教学、个性化服务、综合性测评等,深刻把握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目的,重视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相结合。
本次大会除了设置五场大会报告、一场高峰对话外,还组织了7场平行论坛,邀请近50位专家学者围绕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趋势与策略、智能教育与教育均衡发展新模式等议题展开讨论,为院校的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会议同期开展的2023-2024学年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全国决赛,吸引了来自全国300余个省市区11万余名选手参赛,经过初赛、省赛层层选拔,最终有9000余名参赛选手入围全国决赛,参加机械设计、机械装载、超级工匠、智能家居等13个赛项的挑战。此次大赛,贯彻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弘扬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家精神,发现了一大批富有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的有志少年,有力地推动了面向智能时代的教育创新,为我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