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称
超过一半的美国大公司
认为人工智能对其业务
构成了潜在风险
具体来看
56%的美国《财富》500强企业
在年度报告中
将人工智能列为“风险因素”
这一比例较2022年大幅上升

AI成大公司“风险因素”
《金融时报》称
AI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得市场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许多企业担心
如果不能有效利用AI技术
可能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例如
Netflix等流媒体公司
担心竞争对手
通过部署人工智能
而获得优势
从而影响自身竞争力和经营业绩
还有许多公司担心
应用AI技术
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和道德问题
摩托罗拉等电信公司表示
人工智能数据集
可能不充分或包含非法、有偏见、有害或攻击性信息
这可能会对公司的收益和声誉
产生负面影响
还有公司担忧
如果对AI技术过度依赖
可能导致风险集中
一旦AI系统出现故障或被破坏
整个业务流程可能受到影响
甚至导致企业陷入瘫痪状态
在挑战中迎接AI机遇
与此同时
一部分公司将AI其视为一种机遇
《金融时报》称
这些公司在其年度报告中表示
AI的潜在好处
包括成本效益、运营效益和加速创新

2023年7月7日,在瑞士日内瓦“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全球峰会”上,一名参会者与仿真机器人索菲亚互动。新华社记者 连漪摄
比如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巨头
奎斯特(Quest Diagnostics)称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改善
客户服务、样本处理和索赔分析等部分业务
美国广告公司埃培智(IPG)认为
AI正在“为整个营销领域的内容创作增添智能”
相关数据显示
2023年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为5132亿美元
同比增长20.7%
人工智能
为经济社会发展
注入新动能
截至2024年一季度
全球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近3万家

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会现场拍摄的特斯拉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每家公司都必须拥抱人工智能
否则就会被淘汰
他同时认为
人工智能安全
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前沿问题
保证大模型安全向善可信可控
《经济日报》刊文指出
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机遇
离不开包容性全球合作
应坚持以共商促共享、以善治促善智
推动人工智能包容、普惠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