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年上海书展的高峰论坛之一,此次东方阅读盛典以“文学·城市·阅读·AI·未来”为主题,为读者描绘未来阅读的图景。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局长李一昕,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邬书林,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常勃等出席并参与启动仪式。
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局长李一昕在致辞中强调,阅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全民阅读工作依然是重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内容供给,坚持完善阅读服务体系,坚持共建共享共治。只有实现这4个方向,才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更大的阅读力量。
邬书林指出,过去30多年间,AI对出版业的影响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国际出版业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实践表明,AI的应用强化了出版功能,改变了出版流程,改进了出版工具,对出版业的影响是积极的,因此人工智能是中国出版业发展的新机遇。
AI不是洪水猛兽,更不会和出版人“争夺饭碗”。这是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教授乔宇的核心观点。他明确表示AI不会取代出版业,而是作为工具赋能出版业,提升其效率和水平。他认为,AI可以帮助出版业更好地鉴别、加工和整理知识,使其更加精准、有效。
乔宇鼓励读者和作者积极拥抱AI,将其作为工具提升阅读和创作体验,让AI更好地为阅读和创作服务。但也要保持对AI局限性的清醒认识,坚持阅读和思考,进一步推动出版行业的发展。
无论AI如何发展、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阅读永远不会过时。著名作家、学者,上海文史馆馆员鲍鹏山提出了“永恒阅读”的概念。
鲍鹏山认为,阅读是保守人类本质的重要途径,是人类永恒的活动。他强调了阅读经典(原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些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是构成我们价值观和精神世界的基础,是人类文明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在演讲中分享了他对阅读的深刻体会,强调了书目类书籍在引导阅读世界文学经典中的重要性。
邱华栋以《理想藏书》和《现代小说佳作100部》为例,将这些书籍视作开启世界文学宝库的钥匙。通过广泛阅读世界文学,他提倡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培养文化自信,认识到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重要地位,提升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