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 02 人形机器人明日发布,创始人 Brett Adcock 放豪言称“地表最强”

AIGC行业资讯5个月前发布 zhang
52 0

人工智能驱动的人形机器人领域,一场激烈的竞争正在上演。今天,由 OpenAI 等知名公司支持的初创公司 Figure AI 发布了一段预告视频,展示了其最新型号 Figure 02,并宣布将于 2024 年 8 月 6 日正式发布。

Figure AI 成立于 2022 年,由连续创业者布雷特·艾德考克(Brett Adcock)创立。他此前曾创办过 eVTOL 飞机公司 archer Aviation 和招聘服务公司 Vettery。

2023 年 3 月,Figure AI 正式推出其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 Figure 01,旨在通过在制造、物流、仓储和零售等行业执行各种任务来解决全球劳动力短缺问题。

今天发布的 Figure 02 预告视频虽然没有透露太多具体细节,但展示了该机器人的关节和肢体,以及一些有趣的、可能颇有灵活性的网状设计。

视频中还显示了扭矩额定值高达 150Nm 和关节活动度高达 195 度的参数。

Figure 02 人形机器人明日发布,创始人 Brett Adcock 放豪言称“地表最强”(来源:Figure AI)

Figure 创始人布雷特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表示,Figure 02 将是“地球上最先进的人形机器人”。虽然这一说法尚未得到验证,但 Figure AI 的快速发展和强大的投资阵容确实引人注目。

今年 2 月,Figure AI 宣布完成 6.75 亿美元的融资,公司估值达到 26 亿美元。这轮融资吸引了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多个重量级投资者,包括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的私人基金 Bezos Expeditions、英伟达微软、英特尔资本和 OpenAI 等。

作为融资协议的一部分,Figure AI 与 OpenAI 合作“为人形机器人开发下一代 AI 模型”。该公司还将使用微软的 Azure 云服务进行 AI 基础设施、训练和存储。

今年早些时候,Figure AI 还与宝马达成合作协议,并展示了将 OpenAI 的 GPT-4V 视觉模型集成到 Figure 01 机器人中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集成是在 OpenAI 发布新旗舰模型 GPT-4o 和 GPT-4o mini 之前完成的。

布雷特曾表示,自己的愿景是让这些机器人通过承担危险和人类不想做的工作来提高生产力和安全性,最终为更加自动化和高效的未来做出贡献。他同时强调,这些机器人永远不会被武器化。

Figure 02 人形机器人明日发布,创始人 Brett Adcock 放豪言称“地表最强”

(来源:Figure AI)

在此前公布的信息中,Figure AI 将 Figure 01 描述为一款全电动人形机器人,高 1.6 米,重 60 公斤,负载能力为 20 公斤,单次充电可工作 5 小时。

其设计注重实用性,性能目标为达到人类能力的 50-60%,包括自由度、峰值速度和扭矩等。机器人采用纤细外形,以适应人类工作环境。

该公司当时的计划是,每 6 个月开发一个新的硬件和软件版本,目前首个全尺寸原型(alpha 版)已完成,预计 30 天内实现首次行走。

该公司最近还发布了一段视频,展示了 Figure 01 的运行情况。该机器人用绳索固定,用两条腿行走,用有五根手指的手拿起了一个塑料箱,然后再走几步,将箱子放到了传送带上。

Figure 02 人形机器人明日发布,创始人 Brett Adcock 放豪言称“地表最强”(来源:Figure AI)

Figure AI 并非唯一一家致力于开发 AI 驱动的人形机器人的公司。特斯拉正在开发名为 Optimus 的人形机器人,其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曾雄心勃勃地表示,地球上存在超过 100 亿台人形机器人的市场需求。

英伟达也在通过其 Project GR00T 项目展示了利用 Vision Pro 头戴设备训练人形机器人 AI 的新进展。

波士顿动力公司则展示了其 Atlas 人形机器人的更新版本,用电动系统取代了液压系统,有望使机器人更加经济、安静、可靠和坚固。

此外,由亚马逊支持的 agility Robotics 计划建立一个工厂,每年预计产能高达 1 万台双足 Digit 机器人。

挪威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 1X Technologies 最近也获得了 1 亿美元的融资,其中包括 OpenAI 的支持。

这些公司希望 AI 驱动的人形机器人能够协助人类在仓库、工厂、配送中心、养老院、零售店、医疗机构、甚至在私人住宅等各种环境中工作。

不过,人形机器人长期以来一直是科幻故事中的梦想,其作为一款商业产品一直进展缓慢,主要受限于高昂的成本和侧重于实验室环境的设计。

然而,随着生成式 AI,特别是大型语言模型和多模态 AI 模型的发展,这一局面正在改变。这些模型能够快速分析实时视频和音频输入,并做出类人的音频和动作反应。

高盛分析师预计,到 2035 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 380 亿美元,2030 年出货量可能超过 25 万台。然而,专家指出,在广泛推广之前,它还需要经历“几个阶段性的变革”。

例如,人形机器人需要昂贵的部件,如执行器、电机和传感器才能正常运作。

高盛分析师表示,这些成本有望在未来几年下降。他们指出,每台机器人的成本已经从去年的 5 万至 25 万美元、降至 3 万至 15 万美元。

虽然市场前景广阔,但要实现人形机器人的广泛商业化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成本、技术成熟度、安全性和社会接受度等因素都将影响这一领域的发展速度。

至于 Figure 02 的性能究竟如何,我们 8 月 6 日见分晓。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