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这份报告,藏着AI时代的可持续密码

AIGC行业资讯5个月前发布 zhang
16 0

承载圣火的巨大热气球飞起,2024年巴黎奥运会来了。不同以往,这届奥运会自筹备阶段,就主打绿色声量和动作。官宣要比往届减少一半的碳排放,打造“史上最可持续的奥运会”。

大型赛事活动追求环保目标,已然成为风潮。这类场景下想真正做到绿色减排,核心在于场馆运营,要对其进行科学的能耗管理。36氪了解到,本届奥运会的全部35个比赛场馆,都部署了阿里云的能耗和排放管理平台“能耗宝”——基于云端数据及阿里云深度学习AI模型,帮助测量和分析这些场馆的用电量,生成预测和建议,从而减少电力浪费和碳排放。因为阿里云大规模投入转播,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更是评价:阿里巴巴开启奥运人工智能时代。

阿里这份报告,藏着AI时代的可持续密码

AI为代表的前沿科技,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可持续实践中。相应的,这也成为科技巨头们做ESG的新议题。以阿里巴巴为例,其最新发布的ESG报告看到了更多AI的身影。在减碳、ESG治理等持续性进展之外,AI成为贯穿报告的新关键词,粗略统计共出现了50余次。

AI与能源、与ESG之间的关系,是时下讨论最热的话题。作为一家平台型科技企业,提出“AI驱动”的阿里对此有何理解,又有哪些ESG实践?

01. 不变的战略,与升级的ESG

在ESG圈,如何搭建一套与业务深度融合的ESG治理体系,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2024财年是阿里深化ESG治理,升级管理体系的一年。”连续多年担任阿里ESG运营负责人的许兰兰,对此颇有感触。从2022财年起,阿里就将ESG确立为基石战略之一。过去两年,她亲历了阿里在ESG治理上的持续性探索和进展:不仅成立了可持续发展的三层治理架构(董事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由控股集团管理层组成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委员会、各业务单元ESG工作组),各工作组还梳理出与业务相关的重要议题。

经过三年的沉淀,许兰兰认为阿里巴巴对于ESG融入业务以及ESG治理有了更深的理解:“ESG从业人员首先要懂业务,要先把自己融入到业务之中,而不是反过来,在做业务的时候加入一些ESG元素。”在她看来,ESG融入商业发展的关键之一,是要把ESG与公司的组织架构、治理机制结合起来。

这种结合在2024财年有了进一步升级。36氪注意到,阿里新发布了《阿里巴巴集团ESG治理和披露政策》,其中明确各业务的CEO需要最终为该业务的ESG工作负责——这里的“负责”,不仅是向董事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交付目标,还要推动具体执行——新政策的推出,意味着阿里的ESG治理架构被制度化固定下来。

另一项创新性升级在于,阿里的ESG管理更加体系化。许兰兰介绍,阿里在ESG管理体系中引入了PDCA(计划、实施、检查和调整)模型。在实际中,各业务一号位会在年初确定ESG目标,之后的日常推进中,业务组会定期与ESG团队同步进展,团队据此评估潜在风险和机遇,到年末形成ESG工作总结与复盘,整个构成一套体系化运转。

务实,是阿里ESG策略负责人刘伟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最深感受。ESG去年在国内外发生重大变化,各类披露要求相继出台,传递出强烈的规则信号。“我们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判断,在内部更加聚焦,不仅夯实了ESG治理基础,还针对重点议题设立了三个专项工作组,这些策略性选择都是务实的体现。”刘伟说。

这种升级与务实,为阿里推进ESG目标落地,提供了强大支撑和保障。

以环境(E)维度为例。根据报告,2024财年,阿里实现了自身运营碳排放和价值链碳排放强度的“双降”目标。从具体的减排数据来看,阿里自身运营减排232.0万吨,相比上一财年提升63.5%;价值链排放强度下降到8.1吨每百万元营收,同比降低7.0%。

价值链排放(范围3),是许多企业减碳的硬骨头。阿里在这方面则应用了许多数字化和智能算法技术,例如菜鸟的数智循环物流。消费者在平台下单后,菜鸟在后续的订单履约过程中推出了标准化的电子面单系统,在国内所有快递公司及商家都可以使用。到包装环节,菜鸟应用大数据算法模型,可以生成最合适的装箱方案,既减少包材的使用量,也减少资源浪费和碳排放。

在常规披露范围1、2和3之外,自从阿里2021年提出“范围3+”概念(带动和赋能平台生态减排),以及“15年15亿吨”的减排目标,一直备受行业关注。36氪注意到,阿里2024财年的“范围3+”减排量为3333.8万吨,同比增长45.5%。

阿里这份报告,藏着AI时代的可持续密码

图片来源:2024 阿里巴巴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

数据表现只是一方面。更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在“范围3+”的减排场景和标准体系上,有进一步提升。

推动减排的关键之一,是找到更多的场景。阿里从不同的业务出发,在C端和B端都探索出了新的减排场景。在消费平台,新增场景体现在,阿里的低碳友好商品体系中增加了新能源车、家装材料等品类,再加上整合平台流量和运营资源,消费者触达、购买低碳商品的可选择性更多。

“整个体系中涵盖的低碳商品量,从191万增加到273万。”淘天公共事务副总裁、淘天研究中心主任徐飞说,“我们并不是为了ESG而去刻意增加低碳商品数量,而是从电商业务发展的角度来说,平台需要提供更丰富的产品供给。淘天通过发挥平台机制的优势,从消费行为和商品选择等方面,带动消费者、商家、品牌方主动减排。这项业务与ESG高度融合。”

针对B端场景,阿里赋能减排的突破点在于AI技术,可以为高碳排行业提供节能减排方案。以水泥行业为例,阿里基于AI控制平台“工业大脑”,研发了针对水泥生产的智能控制系统。简单来说,阿里利用大模型的数据学习能力,可以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优化提升煅烧温度的稳定性,既能帮助水泥厂应用替代燃料节能降碳,同时保证水泥产品质量。

除了更多的减排场景,“范围3+”作为减碳领域的新标准,亟需一套科学的通则性标准作为支撑。2023年12月,阿里与中国标准化协会、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共同制定并发布《企业范围3+温室气体减排核算与报告通则》。这为更多企业未来进行“范围3+”减排提供了参考依据。

02. AI,带来新问题,也提供新解法

“AI的尽头是能源?”当下科技圈,AI与能源、ESG之间的关系,是讨论度最高的话题。

一个无法忽视的现实是,AI爆发式发展,引发了新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问题。不久前,谷歌微软等科技大厂,都将自身激增的碳排放归因于AI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

降低因云计算产生的碳排放,无非从分子分母入手——提高算力效率,降低化石燃料使用占比,再加上充分利用。

如何降低单位算力的能耗和碳排放,是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总经理王朝阳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告诉36氪,阿里云在去年初提出了“五绿”策略,即绿色能源、绿色产品、绿色架构、绿色运营以及绿色服务。

其中,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是数据中心减碳的核心,也是阿里云发力的一大重点。根据ESG报告,阿里云自建数据中心的清洁电力使用比例达到56.0%。这一数字背后,是阿里云通过技术、商业等各种手段去提升绿色能源占比。

王朝阳介绍,扩大绿电交易、绿电投资以及绿电项目开发,是阿里云获取绿色能源的三种主要渠道。尤其是绿电交易,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23年中国绿色电力(绿证)消费TOP100企业”榜单,阿里的绿电消费量在科技行业排名第一。

36氪了解到,在常规清洁电力市场化交易和自建分布式光伏以外,阿里云还签订清洁电力长期购电协议。在江苏省,阿里云落地20年期可再生能源长期购电协议,每年可获得1.7亿度绿电。

谈及数据中心的能耗与减碳,一个关键指标就是电力使用效率,即PUE。这个数值越接近1,意味着能源基本都用于核心IT设备,能源利用效率越高。2024财年,阿里云自建数据中心的平均PUE值,从2023财年的1.215下降至1.200。

这得益于阿里云的新一代绿色运营,将AI算法技术引入其中。

“数据中心就像一架飞机。”王朝阳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需要对各种参数进行实时在线调优,以保证稳定的飞行状态,数据中心的运营同样如此。

回顾阿里云降低PUE的过程,经历了两次迭代:从最早依靠工程师个体经验,到实现标准化操作,再到如今应用AI算法。相较于过去两种模式,引入AI算法带来的改变显而易见:针对影响数据中心能耗的各类参数,AI可以进行持续在线调优,使能耗管理更加精细化。

具体来说,阿里云自研了更适合数据中心场景的运营控制系统,便于调取管理大量参数。与此同时,阿里云还针对数据中心能耗进行建模,通过训练不断提升数据模型的精度。而这些技术手段,共同帮助阿里云降低了PUE值。

另外,阿里云还在探索其他创新性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效率。2024财年,阿里云在张北数据中心落成了余热对市政供热的项目,也就是说,通过余热回收系统,数据中心不仅能够提供云服务,还可以变成一项供热基础设施,相应减少燃煤供热的碳排放。

谈及AI与能源之间的关系,在王朝阳看来,AI爆发式发展确实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但随着AI不断深入应用到各个行业,未来会出现一个拐点:通过AI节约的能源大于它消耗的能源,AI减少的碳排放多于它产生的碳排放。“相信这个拐点不久后就会到来,尤其是在数字化基础好的行业率先发生。”王朝阳说。

当然,今天能源是否已经构成实质的约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近期举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就表示,AI的发展还没到要考虑算力和电力的阶段,并提出一个“不等式”——他认为,当下AI基础模型足够ai应用发展使用,而当下算力足够AI基础模型使用,而当下电力足够AI算力使用。“十年以后的‘电’和今天说的可能都不是一个概念。”

03. AI+公益,新的可能性正在出现

企业做ESG,“社会公益”是屡见不鲜的议题。但在AI时代,企业的公益实践正在发生改变。阿里这一份ESG报告,也为我们展现了AI与社会公益结合的可能性。

体检时人人都要拍的胸片(胸部CT),能不能借助这张简单易得的CT片来筛查早期“癌症之王”胰腺癌?这正是AI应用于公益的一则例证。

胰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大多数情况下发现即晚期,生存率极低。及早发现病变尤为重要。

为此,阿里巴巴联合全球10多家顶尖医疗机构,推出DAMOPANDA人工智能模型,通过“平扫CT+AI”的方法,可以实现大规模胰腺癌早筛。在结果准确度方面,根据阿里ESG报告,经过超2万例患者的验证,判断存在病变的准确率达92.9%,判断无病的准确率达99.9%。这一技术目前正在浙江丽水试点。

“从公益的视角来看,最能解决社会问题的技术,最有助于实现普惠的技术,是我们最关注的技术。”在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姚瑶看来,阿里的公益实践,是从解决社会问题的视角出发。

例如另一个医疗难题——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通过阿里的AI技术,老人及其家属在手机小程序上即可完成在线筛查,并获得个性化的分析建议,以及推荐就近的专家诊疗。随着虚拟人、智能问答技术的进一步应用,项目的专业性和使用体验更加完善。截至2024年3月31日,阿尔茨海默病筛查项目累计服务超29万位老人。

“阿里是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拥有多年积累下来的技术能力和平台能力,我们希望把它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姚瑶告诉36氪,阿里在不久前发布了一项名为“追星星的AI”公益项目,利用AI文生图的能力,将故事梗概输入到“通义千问大模型,生成更适合孤独症儿童阅读的绘本。“阿里在不断探索应用AI能力,给公益项目带来新亮点。”

每一轮科技创新,都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想象力。从2016年基于位置服务(LBS)技术的“打拐”项目“团圆计划”,到如今基于AI技术的胰腺癌早筛,阿里巴巴一直在用最前沿的技术,探与公益结合的可能。

不仅是公益实践,阿里的“通义千问大模型还通过构建开放生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多能力。目前,“通义千问”的开源版本已包括18亿、70亿、140亿、720亿和1100亿参数,并开放了视觉理解和音频理解两款多模态大模型。在开源AI社区“魔搭”上,已有超3800个开源模型,其他企业或者开发者可自由下载,并做二次开发使用。

阿里的AI技术,不断转化成更具体的工具与服务。例如2024财年成立的阿里妈妈“万相实验室”,为商家提供电商营销推广的AI工具。而接入大模型之后的钉钉,即时通讯、低代码等功能实现全面智能化,在该平台上使用AI的企业和组织,累计超过220万家。

“保持前瞻、保持善意、保持务实。”在阿里ESG报告开篇,集团CEO吴泳铭如是写道。而阿里在AI时代的种种ESG实践,正是对这三个词语的生动诠释。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