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个牙刷都要下个客户端,明明一个按键就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如此复杂?”据报道,近年来,智能家电发展迅速,但很多产品的功能并不实用,有些甚至只是为了迎合潮流而强行添加智能化元素。不少消费者表示,厂家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增强基础功能上,避免华而不实。
如今,不管小件大件,似乎只要是家用电器,厂商就必须给产品配上智能功能。不少家电甚至取消了实体按键,消费者必须在手机下载对应APP,匹配设备后才能使用。智能家电功能臃肿则到了十分离谱的程度。据报道,有的冰箱配备了屏幕,宣称可以让用户听歌追剧刷视频;有的智能马桶自带AI语音功能,上厕所时自动配乐,还能从门外开盖;有的智能抽油烟机配备大屏和手势功能……实际使用起来,或大屏利用低,或手势灵敏度低,不仅功能相当鸡肋,更因为听不懂指令让用户啼笑皆非。
家电应以实用为第一设计目标,人工智能不必步步逞“能”。冰箱是用来存放食物的,相信绝大多数人不会用冰箱上的电子屏来娱乐。一个马桶真的有必要添加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功能?电动牙刷要打开APP才能启动,更是匪夷所思。消费者买个家电,要下载应用程序,还要注册账号,手机里要存十几甚至二十几个APP。平时想操控某一个设备,要费劲去确认哪个是对应程序,不同的设备还要记住操控逻辑。万一换手机或者更换路由器,只能把所有产品重新配对一次。其实,这些智能电器的很多功能基本没用,看起来高大上,用起来反而麻烦不断。年轻人尚且觉得眼花缭乱,老年人更是
难以对付。
智能家电太过“智能”,手机程序互不兼容,根源是厂商的“智商”有硬伤,表面是“智”,核心在“商”。打上智能化的标签,家电自然可以卖得更贵,品牌溢价自然更高;有自己独立的生态体系,也能增加产品竞争力。在商业利益驱动下,厂商垒砌数字高墙,缺少实现互联互通的意愿。消费者为了使用电器,只能被迫接受这些“智能”产品。今年7月,工信部发布《移动互联网+智能家居系统 跨平台接入认证技术要求》,引导行业提升各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实现较大范围的互联互通。这是从用户的利益出发,也是为了行业的良性发展。
智能家电是为了便利消费者,各自为战不是行业发展正道。无用的功能、数字孤岛式的手机程序早就该卸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