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模型“百花齐放”,AI迎来应用元年

AIGC行业资讯4个月前发布 zhang
13 0

国产大模型“百花齐放”,在持续更新迭代中越来越智慧,生成图文视频、解析文档、翻译多国语言不在话下;人形机器人列队展示,做家务、搬重物,干起活来驾轻就熟……在上海日前举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各类人工智能前沿展品集中亮相,十分吸睛。

当“炫酷”的技能进入生产生活场景,人工智能带来了许多接地气的应用。不仅推动打造“黑灯工厂”“无人农场”,也在医药、金融、教育、交通等行业垂直领域大显身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应用元年,人工智能的发展持续蓬勃向前。随着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场景的拓展,“AI+”将给各行业各领域注入发展驱动力,助力千行百业“加速跑”。

市场规模超过14万亿元

当前,在我国,众多企业你追我赶,发力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应用,成果多点开花:百度文心一言为用户提供对话问答、文本生成、协助创作等服务,累计用户规模已达2亿;阿里通义千问开放1000万字的长文档处理功能,分析财报、读科研论文、解读法律条文等耗时工作可以立即完成;清华大学联合生数科技发布的大模型Vidu可一键生成视频,光影真实、细节生动……

“一端是大数据和大型语料,中间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另一端是产品或服务。”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殷德生表示,基于更大规模、更高量级的参数,以及多模态和更加智能的通用大模型,应用拥有行业大数据并具备场景的行业大模型,使用人工智能形成“机器替代人”的显著优势,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潜力。根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数据,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

促进产业升级和新产业形成

代替工人从事焊接等风险性工作,精准又安全;利用算法进行货物分拣,定位迅速并选择最优路径到达;设计服饰、装修,具有创造性的同时,又不失实用性;缩短药物研发的周期,让更多创新药加速问世……在工业生产中,人工智能正在各个领域加速应用。

“作为一种泛在性技术,人工智能可以赋能千行百业。”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朱荣生对记者表示,我国拥有全球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有大市场、多场景的优势,这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人工智能也成为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产业形成的有力动能。

近年来,人工智能持续助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经培育了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经过人工智能改造的工厂研发周期缩短了约20.7%、生产效率提升了约34.8%。

由人工智能带来的全新产业也已崭露头角。由伟景智能研发的人形机器人,配备专业视觉系统,用于农业采摘,不受天气、照明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助力优化农业生产。在智能化道路上加速狂奔的人形机器人,成为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新热点,也是未来产业的一大新赛道。

曾经的科幻场景变为现实

在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同时,人工智能的加持也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从一键提取关键信息、协助文本创作的智慧办公,到全屋联动、极大提升生活幸福感的智能家居;从一站式影像分析、辅助医疗诊断,到提供个性化教学方案、智能辅导;从无人驾驶到智慧停车、智能交通管理……当曾经的科幻场景成为如今的日常体验,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推动生产领域的变革。

人工智能引领生产领域变革,离不开科技支撑。《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立足自主创新,已构建起包括智能芯片、大模型、基础架构和操作系统工具链、深度学习平台和应用技术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产业创新生态和企业联盟。

加快培育以人工智能为重要引擎的新质生产力,业内普遍认为,应从人工智能三大核心要素,即算力、算法、数据三方面发力。“随着模型规模的增大,对计算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加,要加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研发算力芯片,对更高效的算法进行技术攻坚。同时,探索更安全的数据共享机制,加强数据治理,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说。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