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席卷全球,以 ChatGPT为代表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无疑是今年科技领域最热的词语。在11月刚刚结束的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一个场馆有50多个大模型扎堆,百度、阿里、华为、腾讯、360、网易、科大讯飞等企业的基础大模型同台竞争,这样的盛景已经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预演过。
赛道火热引发“百模大战”
平静的河水,在去年底突然泛起了涟漪。2022年11月30日,大洋彼岸的OpenAI推出了搭载GPT3.5的大模型ChatGPT,这款具有革命性的产品,吸引了全世界创业者的目光。就是这一新技术引发了“百模大战”。
今年年初,潮新闻记者赴北京参加阿里云峰会,各路人马蜂拥而至。在北京西二旗这个中国IT重镇,从大佬到码农再到新入局的创业者,去年最热的元宇宙话题已经完全被AIGC所替代,彼时记者写下了《狂飙的AI》一稿见证AIGC赛道群雄并起的时代。时间眨眼到了年底,AIGC这一赛道依然火热。
回望2023年,全球各大科技巨头大模型之间的竞争进入白热化。微软借助对OpenAI的投资与合作,将旗下Office办公产品全线整合,5月宣布Win11接入GPT-4,到了年底又推出了自家定制的人工智能芯片、新平台Copilot Studio;为了和OpenAI与微软合体展开竞争,微软的直接竞争对手谷歌今年果断的决定从PaLM 2切换到新一代的原生多模态大模型Gemini上;亚马逊近期也传出消息,正在训练其的第二个大语言模型——内部代号“Olympus”,该模型拥有2万亿个参数,这一规模可能会让它成为当前世界上正在接受训练的最大模型之一……
3月16日下午,百度发布文心一言
国内的科技巨头也不甘人后。百度今年3月率先落地推出文心一言大模型,目前已经迭代到文心大模型4.0;阿里云4月发布首个超大规模语言模型通义千问,12月对外宣布开源720亿参数模型Qwen-72B;腾讯则在6月以行业大模型先行入局之后,9月份混元大模型正式亮相。紧接着,字节跳动、商汤科技、科大讯飞、浪潮信息、昆仑万维、360等一众互联网企业都在大模型领域进行了布局。一直站在科研前沿的高校、研究所也紧跟OpenAI的步伐,复旦大学推出国内首个类ChatGPT大模型MOSS,清华大学知识工程实验室与其技术成果转化公司智谱AI发布ChatGLM,中科院自动化所推出多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IDEA(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 CCNL推出开源通用大模型“姜子牙”。
加上出行、金融、教育、医疗、工业等细分行业,《北京市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创新应用白皮书(2023年)》显示,截至2023年10月,我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厂商及高校院所共计254家,分布于20余个省市/地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份,由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从政策层面设置了准入门槛,标准体系覆盖多个行业,涵盖了模型行业能力、模型工程化性能、模型算力网络、模型安全可靠等方面,数据、算法、模型、安全因素重要性凸显。这也意味着“百模大战”回归理性,AIGC行业迈入整合阶段。
应用为王 想象空间巨大
技术在产品中被实际应用起来才拥有价值。
百度创始人兼董事长李彦宏近日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2024上表示,小厂在AI中也有非常大的机遇。即便体量再大的公司,也不可能覆盖所有行业,中小企业可以发挥灵活的优势,做出现象级的应用。“(在大模型时代)创业公司可能能够做出3个、5个Super App,或者做出几百个几千个非常有价值的垂类应用,可能性非常大。”
一键生成的马斯克动画内容 图据Pika官网
2023年底,文生视频软件Pika在硅谷一夜爆红,这是一款AI视频生成工具,能够使用AI生成和编辑3D动画、动漫、卡通和电影等不同的视频。Pika Labs的联合创始人郭文景是来自杭州的一位“95后”天才少女,另一位创始人陈思禹则是郭文景的高中同学,信息学和物理双料国家集训队成员,后被保送到北大。可以说,Pika的爆火是在技术升级的大背景之下,一个集齐了技术人才、商业创意、资本助推等所有要素的创业故事。
AI和原生应用结合起来,到底有多赚钱?李彦宏举了一个例子:微软将Office与AI结合起来,推出的产品Microsoft 365 Copilot一年营收达到了50亿美元,而按照Open AI的CEO山姆奥特曼今年10月披露,目前公司的年收入在13亿美元左右。作为世界上最好的大模型公司,OpenAI的收入却赶不上微软的一个产品中的分支产品,AI原生应用的变现能力可见一斑。
眼下,国内也有许多变现潜力巨大的AI原生应用,他们的想象空间并不比文心大模型或者GPT本身小。在不久前举行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发布了十余款AI原生应用,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已经展现出了商业上的潜力。以“百度新文库”为例。在大模型的加持下,“新文库”拥有了AI写作、AI做PPT等功能。这些都是国内用户的刚需,并且其商业付费模式已经被金山、微软、百度所验证过,拥有创造巨大收入的潜力。
2024,生成式AI的未来在哪?
这一年,我们体验着AI技术的快速迭代,从最初的文字、图文到多模态,乃至如今的视频内容生成,人工智能正在加速进入每个人的生活。我们平时使用的手机、电脑、汽车,工人忙碌的车间甚至农民伯伯的田地里,都已经有了它的影子。大模型强大的理解和生成能力,能够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创造出前所未有的“AI新物种”。
11月23日至27日,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浙江杭州举行,一个场馆有50多个大模型扎堆。输入文字,几秒钟就能生成文本、图画、创意;伴随着悠扬的歌声,数字人翩翩起舞;不用老师手把手教,基于AI技术的智慧钢琴也能指导新手演奏出流畅的旋律……从公共服务到工业生产,再到日常生活,这些大模型的应用成果正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第二届数贸会现场
生成式AI的未来在哪?近期很多互联网领域的大佬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英伟达CEO黄仁勋预测,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将导致现成人工智能工具的出现,从芯片设计和软件创建到药物发现和放射学,不同行业的公司将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这些工具进行调整。而每个行业,每个公司,都需要将自己特有的技术,数据与AI能力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他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彦宏认为,未来我们需要的是100万量级的AI原生应用,而不是100个所谓的大模型。大模型时代,真正的价值在于AI原生应用,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对于创业者来说,都是很大的机会。
百川智能创始人、CEO王小川也给出了自己的论断,他认为中国大模型技术进化比想象中要快得多,中国公司未来有弯道超车的机会,对于文本方向的追赶、大模型智力的提升是行业最应该关注的事情,包括长窗口、参数量大的多模态都是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多模态是离应用最近的一件事,当中国一头扎进应用方向的时候,可以用更小的多模态模型推动落地。
当然,一个新技术的诞生,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势必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人工智能的发展,除了给学界、业界带来有关对人类主体性的思考,实际上,已经切实地产生了诸如传播虚假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数据安全和偏见歧视等问题。
今年以来,全球多个国家和组织纷纷出台倡议或规范,一致要求加强人工智能的安全监管。人工智能正告别粗放式发展,迎来安全与发展的同步阶段。10月18日,中国发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这是中国在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和应用方面作出的庄严承诺,为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思路,也为相关各国讨论和规则制定提供了蓝本。共同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迎接挑战共享机遇已经成为全球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