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绝好的想法,现在还能离职出去创业做 AI 吗?”
“现在 AIGC 还能挣钱吗?”
“未来 AI 格局会变成什么样?”
……
最近朋友们常问我这样的问题,AI大家都很熟悉了,但 AI 到底还能不能成为创业风口,AI 是否还有成功的机会?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复盘了 2023年7月创业之初对AI行业的判断,书写本文,不仅是对大家疑问的解答,同时也为我们未来的行动坚定了信心。
经过半年的产品迭代与持续的行业调研,我们的结论是:
目前 AI 赛道创业环境仍然良好,且垂类应用市场并没有明确的头部产品出现。
如果你在考虑 AI 创业,建议优先考虑做 AIGC 垂类应用,且速度一定要快。
结论依据:
Q:为什么要做垂类?
A:原因主要有四点。
- 泛用户的 AI 行业应用逐渐已经出现N分市场的格局,百度飞桨平台、腾讯混元、
阿里通义等行业大模型几乎能满足用户基本使用。尽量避免与大厂直接竞争。 - 细分领域市场方面,目前 AIGC 产品未到饱和状态,仍有非常多的垂类市场并没有被 AIGC 真正覆盖到(比如我们选的 AI 职场相关的写作赛道、还有智能工业、零售、交通、医疗等)。 * 这里特指真正的 AI 工具,而非 GPT 套壳产品。
- 大厂卷的方向主要聚焦在 多模态、速度、推理能力等基座维度;一些垂类市场用户量少,投入高,市场天花板较低(相对大厂标准),大厂亲自下场 ROI 算不过来,更为合理的是 大厂物色 已出具雏形的 垂类应用,大厂通过钞能力并购收购并入 AI 生态版图。因为大厂未必要挣完每一分钱,但大厂不能漏球,常见的投资策略有:入股 5% 签排他。
- 如果能做到垂类产品头部时,有多家大厂收购该赛道产品时,你能进入大厂视野,便于大厂对产品力的进一步加持,实现产品心愿。
Q:为什么要追求速度?
A:目前 AI 产品的平均寿命只有 3个月左右,研发团队 需要 5-6人左右,团队成员最好是斜杠(T型人才),能力要互补。 找到垂类用户痛点,抓住后做好 MVP 验证后尽快产品化上线。 小成本试错 + 尽快验证产品付费能力 才能吸引资本对产品的投资。
Q:为什么考虑从天美离职去做 AIGC ?
A:因为一直看好 AI 。
1994 年互联网进入中国时候,我 4 岁,互联网在中国掀起了信息化的浪潮。
2013 年 4G 和 智能手机全面普及, 我乘上手游研发列车,感受到了“顺势而为”重要性。
2023 年,AI 不亚于当年的互联网浪潮,它对所有行业的加持都令人充满憧憬,为了未来十年到二十年的发展,我们毅然决然投身 AI 行业探索。
Q:创业时模型选型是否重要?
A:我们认为模型选型对于初创团队并没有那么重要,这一点我们走过弯路。
现在创业的局面和我们半年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半年前国内能选择的模型不多, 几乎只能在 ChatGLM / 文心一言 / 讯飞 / 百川 几选一。 初创团队可以先通过 API 调用做好 MVP 验证。
※ 这里一定要重点强调! 如果你的产品是在国内上线,就不能使用 OpenAI API 直接对用户提供服务! 避免国内用户的信息泄露到海外。
(如果只做内部技术测试,ChatGPT 3.5 的推理能力目前仍优于国内大部分模型)
Q:我一直使用别的大厂的 API ,我如何建立技术壁垒?
A:我们建议初创团队采取三步走策略。
- 先调用合规的 API,完成基础的 MVP验证。甚至在产品化阶段仍可以使用这些合规的 API。用户壁垒也是壁垒,先发优势也是优势。
- 然后再训练LoRA,逐步替换API。当用户使用量大了之后,初创团队需要有专门的 LLM 成员对目前 API 的效果进行分析 + 尝试训练自己的 LLM LoRA。 这里请注意,如果你要使用用户的信息,请务必在明显的地方告知用户并取得用户同意。
- 最后全部变为自己的模型。训练或微调模型是不小的开销, 这个最好等产品有一定的收入,或者资方进驻之后再进行。
Ps. 按照腾讯云定价,单台 V100 服务器月租 5000+ (量大可以找他们商务打折,也可以联系我,我介绍商务给你。)
如果初创团队上来就爬 模型训练的山 , 极有可能会因为模型能力不行而错过市场窗口,请各位谨慎对待。
Q:那我是不是可以直接套壳,上线挣一波块钱?
A:套壳产品就像游戏界 是兄弟就砍我,一刀999 的换皮游戏一样。 更多是市场 或 资本主导的产物,能挣快钱但与我们的价值观相悖。
流水不争先,我们初创团队一致认为,只有能持续为用户提供使用价值,才能在市场上活到最后。
以手游为例,换皮游戏渠道买量费用最终会买成天价,对小团队不太能玩得起这种资本游戏。
所以 我们认为纯套壳产品大概率无法走长远。
想要了解 AIGC 垂类,首先需要了解 AIGC 赛道的一些基本情况。
AIGC,即 AI Generated Content,又称生成式 AI,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内容的技术。主要指基于 AI 生成的文字、图像、音频等。
自 2022年末以来,
ChatGPT横空出世之后,AIGC 成功出圈,吸引了更多用户和资本的关注。
AIGC 属于 AI 赛道中的一个子集,本质上是一种 AI 的应用,具备高并发、低门槛、高自由度的内容生产能力,能够广泛服务于各类内容生产行业,对当前的 PGC 和 UGC 生产模式进行赋能。
网络上部分人群对 AIGC 的看法如下:AIGC 被视为继 PGC 和 UGC 之后的新型创作模式。
但我们认为:AIGC 不能被视为 PGC 或 UGC 之外的全新创作模式,除非有一天 AI 能够完全独立地进行内容生成,无需人类的干预。
由于AIGC的AI只是一个工具,而PGC/UGC的P/U代表的是生产者的类型,这些因素所对应的维度不同,因此不能将AIGC独立成为一个生产模式。
从想象空间 和 应用场景来看, AIGC 和 元宇宙 共同之处挺多的,AIGC 极有可能能作为元宇宙概念的落地抓手之一,AIGC不但能帮助元宇宙着力数字世界的构建,AIGC 还能够为 元宇宙世界增添源源不断的 可消耗的内容。
AIGC 极有可能作为 元宇宙虚拟世界 与 现实世界 的桥梁。
但这个概念太大了,我们先挖个坑,以后再聊~
如果要从事 AIGC 创业的话,需要明确的第一个大问题:是 专业用户 还是 大盘用户。
【AIGC 内部细分技术场景】
量子位在2023年初发布的 《AIGC AI生成内容产业展望报告》中对AIGC的技术场景进行细分。
图例:
蓝色字:指的是目前已经广泛落地的实际应用;
绿色字:指的是技术原理基本明确,预计未来 1-2年时间内可规模化应用;
紫色字:指的是底层技术原理仍在摸索,但未来有一定增长预期的。
对于上图,我们的理解为:
蓝色字:主要包括一些 固定的场景、确定的或有特定规则的内容,即便不使用 大模型,用深度学习模型也能够解决大部分问题的技术场景。
绿色字:需要自然人大部分参与,或者需要人为调整矫正,面向创意的内容,需要通过单模态大模型进行训练 与 推理的技术场景。
紫色字: AI 自主生成,不需要过多人为干预,面向 AI 对人类理解并产生的创意,基于多模态能力的大模型 进行 训练 与推理的技术场景。
绿色字部分可归纳出能创业的技术场景方向。
实际上,目前各类模态的 AI 产品已经非常卷了,如果重做一个没有独特性的,面向纯大盘用户的产品,就没有办法在行业竞争中胜出。
先说我们结论:小团队创业很难有算力资源进行 基座模型的训练能力,建议小团队创业更多将注意力集中在 挑选合适的大模型基座 + LoRA 调优 的方向。
如果想要在 AIGC 活下来,必须要明确自己的定位。
无论什么行业,在爆发后的一两年都会沉淀下来,形成明确的上中下游体系。
只有在上中下游生态链中扎根,稳定下来的公司,才能谈收益。
无法生存下来的公司,都会被大浪淘沙(也包括我们)。
我们每天都伴随着危机感过日子…
经过充分的产业调研,我们的结论是:
市场机会: ToC 应用层 > ToB 应用层 > 平台层 > 大模型层 > 基建层
应用层:垂类领域,ToB 或者 ToC 的产品, AIGC 的强大能力让更多普通人能够进行更高质量的创作,加剧内容裂变的可能性。 让用户能够自发创作,形成社区,是应用层 ToC 的重要机会。 B端方面,拥有大量数据的企业 和 能对大量数据处理 , 推理的AIGC 应用中间的合作边界仍需要持续探索。 由于AI产品开发难度降低,大量B端厂商甚至考虑自主造轮子, ToB 机会有但 不如 ToC 广泛。
平台层: 创业团队难以从零开始做的一层,但这个是我们认为平台层更有市场想象空间,也是从另一种层面上接近(AIGC 元宇宙)概念的一种模式。
将 AIGC 产品做有机整合,提供完备的 SaaS 或者 AIGC 应用商店,真正链接垂类产品和用户 ,形成生态闭环。(豌豆荚 / 应用宝 / 软件管家模式会卷土重来)
我们认为这个是:具备用户优势的大厂会考虑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未来 AI 生态分发重要部分。
我们甚至大胆的猜测,哪一家大厂(可能是鹅,也可能是字节、小米等拥有大DAU产品公司)掌握了大量AIGC用户入口,那就能赢得 AI 世代的新一轮船票。
大模型层:
卷,就硬卷。
这一个层面属于神仙打架层,微软、Google、Meta、腾讯、百度、阿里、智普等公司开卷的范围。
最终这些公司会聚焦到某一个泛领域,以行业、企业为抓手,支撑某几类行业的多模态大模型以支撑基于模型的上层应用。
属于专家涉及领域,市场规模大但同样准入门槛也极高。
基建层:
属于基础算力层,作为 AI 世代的基建,硬件层可能轮不到小团队创业开发。
随着 AIGC 对算力的计算效率与计算量级的提升,必然倒逼出具有巨量运算能力的高性能芯片、高性能显卡、高性能带宽基建、高性能、高协同的数据中心等新时代基础架构。
我们判断这些资源极有可能具备更高层面的战略部署,AI 倒逼硬件层升级, 硬件层升级带来了手机,普通机械产业全面发展。
属于战略层面的领域,市场极大,但对于小厂几乎只能瞻仰。
作为创业者,如何快速调研市场中的产品呢?
我们发现,找产品的活,很多AI导航站已经帮我们解决了…
以 AIGC工具导航 | 生成式AI导航-全品类AI工具集合平台! 网站为例,访问这个网站可以看到目前国内主流的 AI工具列表
(不过我们担心这个阶段可能会把你的创业心劝退…)
为避免广告嫌疑,屏蔽掉了其他所有的产品 :)
然后我们找专门的垂类进行分析调研,评估垂类是否有足够高的市场天花板、该垂类里面的产品是否有明确的头部、产品足够高的完成度,或者有足够高的技术壁垒。
我们建议你多找一些网站进行综合分析,这些网站底部一般有友情链接,会链到别的导航站,基本上大同小异。
只要有 AIGC 创业的心,平时有空可以在这边多找找看, 先培养感觉。
有了感觉,创业就水到渠成了~
(这仅仅是初步选赛道的第一步,本段仅做简单的竞品与行业研究介绍,后面会专题展开讨论 行研 话题)
所以基于上面的判断,我们最终明确了几个产品的原则,本文简单介绍,后续专题展开探讨。
- 做应用,不做基座
作为小团队,我们无法承担基座开发的成本,也没有经济实力与三个月就能研发成功的 AI 大厂进行 抗衡。
所以我们明确:基于 大厂 基座 + LoRA 进行调优,等有了盈利计划再考虑基座化。 - 做垂类,不做综合
综合应用势必要与大厂的业务硬碰硬,对小团队而言,明确定位,从垂类应用着手,有机会了再扩大业务范围,比直接做大盘用户产品更具有针对性,开发代价更低,试错成本更低,对小团队而言收益更高。 - 做工具,不做玩具
工具的内核是“有用”,玩具的内核是“有趣”。 工具需要基于用户生产力价值,玩具需要给用户情绪价值。
能让用户真金白银投票的 AI 工具,才足够“有用”。
能让用户在社交媒体爆发病毒传播的 AI 玩具,才足够“有趣”。
我们对于前者更感兴趣,我们的愿景是:让更多人享受到 AI 的便利,而玩具没有办法达成这一点。但如果对社交非常有经验的朋友们,也可以试试这个方向。 - 做付费,不做免费
我们认为付费的工具,体现的是产品本身的价值,而免费的工具更类似于“流量平台”,体现的是流量的价值。
当只有 AI 产生内容品质能满足用户刚需,切实提升效率时,才有持续付费的可能性。 - 千方百计降低AI使用的门槛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产品都基于AI 对话式写作式操作:对大众用户使用门槛太高。用户想写出好内容,用户必须学会提出好问题。
所以我们采用了 伴写模式,AI 伴写无需想提示词,自动分析用户全文,提取关键信息并生成后文,完全顺应用户写作思路。
于是我们从Copilot 中汲取灵感,扩展性的做了一个 Copilot 公文版。
6、合规先行,做让用户信赖和依赖的生产力工具
由于AIGC需要用户提需求,甚至是用户前文提供AI,AI 续写后文。
用户对隐私方面更为关注。
AIGC 产品首先要赢得的就是用户的信任,用户才能放心地使用 工具。
借用我们公司 安全生产标语,阳光下熠熠生辉~
最后,我们想和大家分享,创业不仅仅是马拉松,还是过程中需要阶段性短跑的马拉松。
创业过程充满了风险,也能看到更多在大厂里看不到的机会,接受在大厂里遇不到的挑战。
坚定内心,青春无悔,不负韶华。
大不了,重头再来。 :)
hi~ 我们是 米羊小团队,上一篇文章发布后,朋友给列了许多的命题,希望我们后续围绕这些命题展开分享。
朋友们想看的还有:
注册公司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怎样设计股权结构?
为什么合规那么重要?
公司小团队的岗位分工?
怎样找到一个更好的办公区?
公司经营范围的一些细节?
我们发现有很多正在找行业机会的朋友都想从事 AIGC 相关工作,我们虽然在非常努力试图在行业里扎根生长,但我们相信,如果有更多行业朋友交流分享,我们一定不会孤军奋战,真正能实现大家的产品心愿。
我们计划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写作,以我们亲身经历分享给你,如果你作为企业创始人,有哪些能力你必须要具备(有些我们也没有完全具备),有哪些坑我们替你踩过了,希望能帮助更多创业者 或 即将创业者。
>> 纯交流,不开课 ,禁止营销号将我们文章搬运到 知乎 以外平台!
如果您想加入 AI 创业者交流分享群,请私信沟通(请说明目前职业背景)。
我们会在群里和各位创业者一起交流,讨论行业资讯。
点赞超过 1000 就在 1 周内更新,你的每一次点赞,都是我们努力写作的力量!
如果你还有想了解的话题,欢迎私信留言,我们会挑选安排分享。
补充说明
※ 由于初创团队全员都是首次创业,属于摸着各位前辈过河的情况,我们的分享仅为一家之言。如果有谬误,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 如果您也在深圳创业,欢迎交个朋友,当面交流哦~
公司在 深圳宝安机场旁边的航城智谷,来访之前请私信联系。
※ 欢迎投资基金与我们建联,请私信联系。
※ 如果您需要获取本文中引用的所有来源材料,请私信联系。
Ps. 顺便为自家产品打个小广告~
米羊写完啦AI伴写,是专门为行政人员群体开发的AI写作软件,欢迎大家使用~
如果使用上有不满意的地方,欢迎私信反馈,赠送会员~
谢谢!